撰稿人:侯飞 初审:徐宣国 终审:孙建迎
近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24年度主题案例立项结果,公共管理学院再次获批2项主题案例,分别是聂玉霞老师申报的《何以友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研究》和侯飞老师申报的《河湖织锦·水韵生辉:黄河流域河湖治理的实践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
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设立,是我国相关专业学位类别最全、特色鲜明、广受认可并具有一定国际知名度的国家级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2024年主题案例设立“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四个主题,旨在汇聚各方力量,聚焦时代热点,开发具有时代性、引领性、学理性的高质量案例,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成果。自2024年12月征集工作开始,学院高度重视,注重发挥“地方政府和基层社会治理”、“农事法”、“农业历史文化”和“创意乡村”学科特色与优势,精心组织遴选,认真打磨申报材料,经过“单位审核推荐”“专家分组评议”“案例专家委审核”三级评审,在去年成功获批两项的基础上,今年再度斩获两项案例。
案例教学和研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衡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成效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并持续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出台相关文件,积极组织申报案例项目,举办和参与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案例大赛、案例研讨会,为推动案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将以主题案例立项为契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构建案例开发、研究、教学、竞赛“四维联动”机制。通过挖掘师生身边的“三农”鲜活素材,将田野调查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案例,以“小切口”讲述乡村振兴大故事,形成本土化实践教学资源库。在案例开发中注重情感浸润,引导师生深植“三农”情怀;在案例研究中强化知行合一,培育知农爱农专业素养;在案例教学中创新情境教学,锻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竞赛中搭建实践平台,淬炼兴农强农使命担当。通过“教学-科研-实践”深度融合,推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既提升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三农”问题的科研创新能力,更注重厚植家国情怀,培育“一懂两爱”的复合型人才,为乡村振兴持续输送兼具专业能力与情感温度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