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共管理学院李德营教授团队在《公共管理学报》刊发题为“地方政府如何在政策丛内执行政策?——基于临海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案例”的学术论文。该期刊目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22种管理科学A级重要期刊之一,影响因子近年来一直居国内政治类期刊第一位,公共管理领域第一位,管理类期刊前列。李德营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我院2024届硕士周欣阳为通讯作者。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提升则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日益复杂的公共治理现实使得地方政府执行政策时面对的往往是层次多样、内容关联的多项政策,这为政策执行研究提出了新的议题和挑战。
面对多项政策执行问题,李德营教授提出了政策丛的切入视角,并基于修正的模糊-冲突模型、多源流框架,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案例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同一执行主体依据政策丛内政策属性及源流汇聚状况的不同有着试验性执行、象征性执行等不同执行方式,政策丛内的政策执行存在光环效应,政策执行的效果并非单纯地受控制权的决定。研究结论有助于以政策丛概念更为全面地探讨政策执行问题,深化理论认知,提升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图1 政策丛研究框架
该研究得到了李德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典型农业区的代谢断裂、面源污染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及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农村环境治理与政策创新团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