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官方网站!
学院新闻
公共管理学院郑纪刚老师团队解析农地流转新进展
发布时间: 2025-11-10 11:08:29
 

作者:郑纪刚      初审:王秀鹃    终审:孙建迎

近日,公共管理学院郑纪刚老师团队LAND期刊发表题为The Impact of Perception of Social Morality Level on Agricultural Land Transfer Behavior: Evidence from China”的学术论文。该期刊是中国科学院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三区期刊,郑纪刚为第一作者,王明杰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农地流转是盘活农村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2025年1月,《农业农村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提出明确要求。伴随着农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户通过转出农地提高了家庭收入,同时带动了农业农村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引发出许多因违背合约、改变农地用途、采取短期经营等道德失范行为导致的农地流转纠纷问题,不仅直接造成农户经济损失,而且严重阻碍农地流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社会道德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机制,对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使用202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3791个农地转出户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视角,探索社会道德这一重要非正式制度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二者间的权变因素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道德水平认知是影响农地流转行为的重要前因,当农户感知社会道德水平较低时,将抑制其农地转出行为。第二,法治水平认知显著负向调节社会道德水平与农地转出行为的关系,即社会道德水平认知对农地转出的消极影响会随着法治水平认知的提高得到有效缓解。第三,社会道德水平认知之所以抑制农地转出,关键在于其显著削弱了社会信任,而社会信任是推动农地转出的重要机制。